其实这个话题可以换成“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父母不爱自己的?”中金宸大
因为现实生活中重男轻女的家庭居多,但也存在极少数重女轻男的情况,不管重男轻女还是重女轻男都是一种病态的养育关系,在这段关系里父母竭尽全力压榨孩子,孩子则因为父母时时刻刻的算计而窒息。
一个女性朋友说自己察觉到父母并不怎么爱自己是从结婚后开始的。
实际上,没结婚以前很多事就说明了父母的态度,只是她不去多想,也从来不相信亲生父母不爱自己。
其中有一件她当时觉得很合理,现在想来没怎么有道理的事让她现在回想起来感觉父母相比较爱她来说好像更爱钱:
她的父母为了帮助儿子买房子给她下了命令让她必须拿多少钱,她当时想都不想就掏出了原本就不多的积蓄。
后来因为这,她还省吃俭用了很久。
展开剩余80%结果父母痛快拿了钱以后再也没有了下文,就像这件事从没发生过一样。
那时候她只觉得父母供她上了学花了钱中金宸大,她长大一些有了一定积蓄就应该无条件回馈父母,所以父母做任何事情都是对的,哪怕他们拿她的钱给她兄弟也是情理之中的。
实际上,多年以后,她成熟一些,又经历了一些,才发现原来这件事只是父母不爱自己的一个环节罢了。
后来她结了婚,一个特别冷的冬天,她请妈妈帮她做条棉裤,她妈满脸嫌弃地说“别问我要任何东西,要就问你婆婆要”。
一条棉裤的爱意,母亲都舍不得释放,这让她很伤心。打那之后,她再也没有开口问母亲要过东西。
其实也不是打那以后,而是很小时候她就有种指望不上家里人的无力感,所以她能不麻烦家里人就不麻烦,实在没办法了宁愿求助外人也不会麻烦家人,当时她太小不明白为什么,现在长大了她才知道因为她知道她开口求助也没用,因为父母大概率不会帮忙,还可能会因为觉得麻烦而把自己数落一通。
再后来她生了孩子偶尔回娘家住几天,没几天她妈就给她脸色看:摔摔打打甚至骂骂咧咧?
还有次孩子感冒了,她妈连她给孩子喂药的时间都不给,直接撵她和孩子出门,哪怕那时候外面下着雨……
太多事情让她感到父母一点也不爱她。
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她十分自卑中金宸大,不配得感极强,却又极其渴望有个人来狠狠爱自己。
于是,遇到男人释放好意,她就以为找到了真爱,然后用尽全力投入进去,最后被伤到遍体鳞伤。
好在她很幸运,能够碰到她老公,那个看到她缺爱并给予她暖暖爱意的男人,弥补了童年的众多缺失,让她从缺爱状态拔出来,长出爱自己和爱别人的能力。
否则很难想象,一个严重缺爱的女孩会过上怎样的人生。
当然,她人生的改变离不开她老公的温暖,也离不开自己的坚持学习和探索。
所以,她感激老公也感恩自己不仅没有堕落,还努力在荒芜的人生土地上种满希望。
原本她以为父母是因为重男轻女不爱女儿,后来才发现他们连儿子也不那么爱。
她的父母尤其母亲每天都喊着不舒服,她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吃药和看病,要是住院他们就要求孩子出所有医药费,还要求孩子不管工作和自己家庭,在医院里全程陪护,哪怕出院以后也要孩子什么也不管不顾,做个出钱出力的全职保姆。
孩子照顾和孝顺父母是应该的,孩子们无怨无悔,但父母年纪尚轻能够照顾得了彼此,普普通通的孩子们有家庭、工作等很多事情要处理,根本没法时时刻刻都围着父母转。
但父母不会体谅孩子,还会通过撒泼打滚、苦肉计、道德绑架等方式把孩子捆绑到身边照顾他们。
这样他们就可以像婴儿一样除了吃和玩以外什么也不用做。就连钱也不用花一分。
如果心情不痛快了,还会对着孩子发脾气、使性子,完成垃圾情绪上的宣泄,他们舒服了,孩子emo了。
实际上,没有经历过“变态”的亲子关系,谁也不会相信世界上竟然有“食子”的父母。只有经历了才知道有多痛。
最近看了部韩国电影(忘记名字),里边有一个男配角他很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他养育大,听起来感人又励志。
然而她的母亲因为付出太多而心理失衡,所以哪怕男配角已经长大成为男人,他妈妈也还是各种道德绑架和精神控制他,沉重的道德枷锁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让他变得痛苦、忧郁、自卑、压抑、孤独。
以至于后来爱上了因为面容丑陋而自卑到心理不健康的女同事,最终两个不正常的人发生了冲突,男配被杀,女同事则整容重新开始新生活。
这不是最终故事结局,但这一段足以说明不健康的原生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仅心理容易出问题,生活轨迹也会因为心理不健康,总是选择错误而走上不归路。
不过这种家庭关系中的父母不会承认自己甚至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有问题的。他们只知道孩子是他们生的,所以就应该听我的,且要无条件服务于我,就算牺牲他们的工作、感情、金钱甚至健康,他们也应该只围绕父母行动。
这种父母不管孩子死活中金宸大,只管自己享受,成为这种父母的孩子精神和物质上都要被剥削,他们痛苦却又难逃魔爪,除非彻底断绝关系,才能逃离伤害。
发布于:山东省富深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